首页

上海冷玫瑰女王

时间:2025-05-30 06:30:42 作者:九寨沟助力入境游推出多项创新举措 浏览量:14584

  中新网成都5月29日电 (张文晖)随着入境便利政策的持续推进,“China Travel”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海外游客走进中国。5月28日晚于成都举办的携程集团Envision.2025全球大会上,九寨沟管理局副局长郭晓敏就九寨沟景区入境游及游客服务等相关情况接受中新网采访。

  随着国家240小时免签政策的实施,九寨沟景区入境游客数量迎来大幅增长,去年接待入境游客达38.3万人次,创下历史新高。然而在此过程中,入境游客面临咨询难、入园难、订票难、支付难等诸多问题。为有效解决这些难题,九寨沟景区推出一系列针对性措施。

  郭晓敏表示,在订票方面,景区创新推出网络入境游客护照直通车服务,入境游客可使用护照在境外通过官网或各大OTA平台直接预订景区门票。针对入园难的问题,鉴于语言不通导致的咨询障碍,景区在游客中心咨询点设置了精通14国语言的AI翻译机,门禁系统32个闸机通道,均可输入护照号完成快速入园。在支付领域,景区实现了全球主流信用卡支付,入境游客下载支付宝国际版利用“碰一碰”功能可以进行支付,东南亚游客使用本国支付APP即可在景区内实现扫码支付,实现支付无障碍。

  在拓展入境市场和提升全球品牌影响力上,郭晓敏表示,景区持续与海外媒体合作,举办多场国际活动。去年举办的“世界的眼睛看九寨”活动,邀请了43个国家和地区的网络达人和自媒体达人在九寨沟内开展旅拍打卡、服装秀等活动,成效显著;积极邀请旅行商实地勘察景区线路,与韩国、泰国、越南以及欧洲国家展开深度合作;借助新兴媒体直播连线,向韩国、泰国、越南等地进行推介;在国际合作领域,科研、研学等方面与美国、克罗地亚等国家相关大学及克罗地亚普利特维采国家公园展开深度合作,不断加大九寨沟品牌国际化塑造力度。

  谈及提升对客服务,郭晓敏介绍,九寨沟景区经过40多年发展,已形成成熟可推广的模式。景区采取游客接待分级响应机制,以最大承载量41000人为基准,根据当日接待情况分为2.5万人、3万人、3.5万人、4万人四个级别分级启动响应,并匹配相应观光车运行服务及配套措施,在今年五一期间,景区接近400台观光车高效调度。在优化环境打造上,坚持日产日清、随产随清和动态保洁。同时,景区严格执行41000的最大承载量,保障游客游览舒适度,并通过32个闸机口提升入园效率,通过测试,41000游客量时,游客从沟口到入沟上车点平均等待时间约10分钟。此外,随着智慧九寨项目的不断升级完善,景区实现动态监控运行情况和实时点位分流,智慧化管理为高品质旅游体验提供了有力支撑。

  据悉,此次携程携手四川文旅精心打造多条四川世遗主题旅游线路,串联都江堰、乐山大佛、九寨沟、峨眉山等川蜀大地上的标志性目的地,邀请来自加拿大、英国、波兰、摩尔多瓦、西班牙、白俄罗斯、拉脱维亚的10位海外旅行达人组成全球采风团率先体验,深度探索成都城市圈与川西秘境,通过图文、Vlog等形式在海外主流社交媒体上分享中国和四川之美,向世界展现中国旅游的非凡魅力。(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郎朗好友意大利音乐家:“音乐是治愈世界的良药”

这是出于对世情国情的深刻洞察。“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探索性事业,还有许多未知领域”。就如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雄安新区拔节生长,一座现代化新城矗立于燕赵大地,这是前所未有的创举!

四川马尔康夏繁基地迎首家科研院所入驻 规划打造“夏繁硅谷”

11月初,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内的银杏树大部分已经变黄,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是金刚宝座旁两棵近600年树龄的古银杏树。两棵古树一左一右、满树金黄,与身后古朴庄严的古塔交相辉映,形成独特景致,成为北京银杏树的宝藏“打卡处”。许多游客为了拍出角度别致的照片,会在石塔前摆上镜子,或者利用石洗台里的水拍摄倒影,寻找“隐藏”机位。(记者 王世博)

电影《不虚此行》北京首映 胡歌剖白角色内心

全国人大代表 夏华:贵州这些年一直在做绣娘的手工艺的市场化和国际化。现在我们加起来有25000名左右的手工艺绣娘。其实很多传承的这些手工艺(人)都是一些六七十岁,甚至七八十岁的老人家,她们的手工能力非常强,她们工作的欲望也非常强。希望支持这些老龄的手工艺者参与到乡村建设中,她们会成为指尖经济的主力军。

中国海警依法驱离菲律宾非法侵闯黄岩岛邻近海域船只

正值春运返程期间,寒潮天气已经开始影响我国,新疆、甘肃、内蒙古等地出现了强降温和大风沙尘天气。交通运输部路网监测与应急处置中心显示,降雪和沙尘天气已经造成了新疆、甘肃、内蒙古、青海等地的多个路段封闭。

政治纪律是最重要、最根本、最关键的纪律

李盈说,在线路上会遇到许多秀丽的风景,自己最爱丽水的水和缙云的云,往常会抽空用工作手机快速拍张照片留念,但这个假期忙得根本无暇抬头。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